欢迎来到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平台 2025-04-16 13:51:34
产品中心 新闻信息 关于我们 政策法规 帮助中心
~有关办理投标保证保险付款过程需注意问题   ~关于投标保证保险保费开具发票的出票人名称的情况说明   ~投标人注册基本账户信息注意事项   ~致云南省广大建筑行业招投标企业的一封信  
  •     本平台系统已于2021年5月8日升级完毕,升级后请在新系统做订单,不要到老系统做订单,老系统只能查询及下载2021年5月7日(含)以前已出函的订单。2021年5月7日已提交订单未出函的,请在新系统重新提交新订单并上传付款凭证,如已付款的则不用重新付款。如果在此期间您遇到任何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客服电话:400-626-0600、0871—63371878、68303645;13354985010、13354987098、13354985505,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云南卓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行业资讯

    2017,建筑业改革趋势逐渐清晰!

    来源:中国建设报,文:宋健

        对于建筑业来说,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7年年中刚过,业内同仁都开始意识到,建筑业发展生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来自于政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的自觉行动。可以说,自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建筑业实质上已经进入系统性改革的新阶段。

    经济新常态与建筑业发展速度下滑的叠加效应,使行业企业对改革的态度出现分化,这也导致行业企业在之后几年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路径上出现了差异。

    从一定程度上说,2017年是对误入歧途的建筑业企业进行纠偏的一年。把握住2017年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依然广阔。


    1、改革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2017年对建筑业的重要影响,可以从政策和经济两个方面来看。

    政策方面2017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国家顶层设计为建筑业正名。《意见》的重要性,相信业内人士都已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专家提出,若将《意见》与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比,可以发现,意见可以说是对这份文件的进一延伸。

        从2014年到2017年,建筑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逐步明确,国家此时出台《意见》,其强力推进建筑业改革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这也给最近几年在改革转型面前犹疑的企业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不改变必将走向死亡

        2017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建筑业改革重点进行了梳理,涉及企业转型的相关表述需要企业深入研究。例如,在对《规划》进行解读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原司长吴慧娟认为,未来,工程建设组织框架体系,主要责任主体将分为三大方面:

    · 一是业主即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

    · 二是工程总承包单位,负总责,承包不再分割化,总承包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 三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不再碎片化,该类企业将崛起。


       随着放管服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规划》将深入推进,必将对行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方面7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85871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房屋施工面积6923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 


        这说明,自2016年取得总产值19.35万亿元、增加值4.95万亿元的好成绩之后,全国建筑业发展再次出现井喷态势,建筑业已经快速从2015年的发展低谷中走出来。这一不争的事实,证明之前几年逐步收缩战线的企业在决策上可能出现了偏差。

    建筑业是对政策和市场变化极其敏感的行业,这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各界的动态,认清发展方向。

    2、未来方向:构建以PPP模式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

        在行业形势明朗的前提下,建筑业企业应该怎样布局?专家认为,从战略层面来说,PPP模式仍将是行业企业必须致力的重点。

    今年5月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方向、实施范围、预算管理和信息公开等事项,严禁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举债。


    《通知》发布后,不少人认为,建筑业PPP模式将逐步式微。但实际上,业内专家认为,《通知》的目的和作用,是规范PPP项目发展,让政府做PPP”、让社会资本真做PPP”

    7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进一步聚焦对投资主体的不合理束缚,并将拿出更多优质资产,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各类投资


        721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通过法律形式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管理。所以,未来PPP项目将进一步规范化、加速发展。

    从建筑业企业角度而言,之所以必须走上PPP发展模式,是形势使然。

    3、市场需求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据统计,我国建筑业企业共8万余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施工为主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存在的基础是城镇化快速推进下房屋施工业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但在新时期,房屋施工业务总量萎缩明显,这些企业过去几年可谓举步维艰。

    而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井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国家十三五规划来看,未来几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一趋势,决定了建筑业业务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未来企业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都要围绕这一变化来合理安排。

    国家在鼓励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意见》指出了我国建筑业目前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现实,因此要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必须有一批在规模、品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走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道路。而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说就是PPP模式的缩小版。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吴慧娟的判断。

        实际上,从建筑业近年来的资质改革中也可以看出,淡化企业资质的总体形势下,企业申请特级资质增项的热情不减反增,双特级三特级企业的数量在快速增长。这说明,有实力的企业,正在用实际行动,呼应国家和市场的需求。

    进入2017年下半年,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正在陆续出台各种改革政策。这些政策,以《意见》为纲,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规范化、法治化。如果说从2014年到2017年,是建筑业改革脉络梳理阶段,那么,未来几年,行业改革将真正进入落地阶段。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