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楚雄州某项目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开标。这是继云南首单建设工程投标保证保险投入运行后的又一使用保险保函代替现金保证金履行义务的工程项目,也是全省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建筑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突破。
一直以来,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存在缴纳保证金投入总量大、回收周期长、沉淀过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清查建筑业企业缴纳的各类保证金,关系到经济稳增长,事关建筑企业发展经营活力和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企业的招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即俗称的“三金”,恰恰就是大量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经营和管理负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堵塞企业血液流通的症结之一。” “集团作为建筑企业,同样面临着以上情况,据近三年来的统计,集团仅“三金”最高时每年即占用集团30多亿元的流动资金......”云南某建筑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顶层设计助推行业转型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的“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政府层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企业权力大起来,让市场活起来。
企业层面:降低企业成本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6年 4月6日,住建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保证金清查工作的通知》,为下一步取消保证金做准备。 6月2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 (国办发〔2016〕49号) ,提出了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具体政策措施,并指出取消的保证金于2016年底前退还。 12月27日,住建部、财政部制定了《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 上述文件有效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保险担保的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地方合力切实解决企业困难
为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促进云南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让企业降本增效。2015年9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开展银行保函和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云南建工集团为试点单位开始在建筑工程领域引入建设工程投标保证保险、建设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的试点工作,收效显著。2017年1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保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保证金开展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中推行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试点,试点期间为三年。
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大力配合下,3月2日由太平洋产险云南分公司代表保险共保体出具的第一份保险保函顺利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履行投标保证金义务,这意味着云南省在建筑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未来发展的根本理念,创新调整思路,运用“互联网+保险”,充分发挥金融行业担保机制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抓住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抓住金融风险控制,共同促进云南省经济建设的繁荣稳定,推动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向前迈步。